“自己最好也有保命的本事。”
乔子舒说完拿起桌上的茶点随手一扔那块点心就粘在马车的车壁上。
竹心大惊,“你原来会武功?”
“我不会。我幼时被人欺负,遇见一个人他教我的。用泥巴往墙上扔,一直扔到泥巴能粘在墙上。
暗器这种东西,最重要的一是劲头,二是准头。外行人都以为准头更重要,但其实劲头更重要。因你若没力道连风的阻碍都破不了,又何谈准呢。
我练了很多年劲头还可以,但准头差一些。你要是有兴趣可以自己练一练。”
乔子舒说得对,往墙上扔泥没什么成本,也不需要什么武功基础。若是二人近身扔出个东西,因是女子对方没防备,没准还能出奇制胜呢。
“多谢乔公子。”
“祝你一路顺风,平安顺遂。”
六月初二,龙州那边接亲的人到了,只是不见那位曹校尉。
出嫁之路很“太平”
六月初二,龙州那边接亲的人到了,只是不见那位曹校尉。
领队的是龙州知州的亲子周校尉,他带了厚礼,又把聘礼单子呈上。
“家弟执行公务时摔伤了腿,家父怕耽误了行程,就命卑职前来替弟弟接亲。”
“曹校尉伤得重吗?”
宋夫人最关心的是这个。
周校尉见宋夫人误会了,立刻解释道:“我弟弟伤得不重,只是无法长途颠簸。夫人放心,定不会耽误婚期的。”
宋国公深思片刻。
“我派五名亲兵跟你们一起去西南,先到谢转运使府上,然后再定。”
六月初五,竹心带着宋国公给谢转运使的信和周校尉他们出发了。
周校尉一行八人,再加上宋家亲兵五人,竹心、小满和小寒三人,一共十六人。
竹心穿着细布料子,自称药材铺的少东家,小满、小寒扮成小厮。
“小姐放心,如今西南那边很太平。”
竹心轻轻地咳了一声。
“叫表弟。”
周校尉:“……”
周校尉如今的身份是她表哥,其余人等扮成车夫和家丁,几车东西伪装成了药材。
周校尉又转头对宋鹤鸣说,“小侯爷,我说的是真的。我们龙州虽不及京城繁华,但如今与西夏通商也是很热闹的。”
宋鹤鸣点点头。
“我在龙州待过,虽未达到路不拾遗,夜不闭户的程度,民风还是很淳朴的。”
周校尉怕这京城的娘子对他们西北有偏见。一见小侯爷认同,他点头如捣蒜。
“对对对,民风淳朴。”
竹心在一旁说道:“既是这样,有宋叔还有周校尉在。侯爷就赶快回京吧。”
宋鹤鸣摸了摸鼻子,不自在地说,“我再送上几里。”
“你之前也是这么说的。现在都送了一天了。赶紧回去吧,我记得你明日还当值呢。”
“没事,大不了……”
“兄长,你再不回去我可要生气了。”
最终竹心还是把这声“兄长”叫出了口。
这时微风吹过,好像把宋鹤鸣的心也吹乱了。
“那宋叔,我妹妹就拜托你了。”
宋叔原西北军中副将,后随宋国公从西南退下来,是宋国公的心腹。
“小侯爷放心,卑职定将小姐安全送到谢转运使府上。”
周校尉:“……”
“竹心,保重!”
竹心笑着招了招手。
“保重!”
望着策马离开的宋鹤鸣,竹心没有过多停留,只是从骑马改坐马车。
“继续出发。”
“是。”
而原本扬鞭回京的宋鹤鸣上了旁边的小山坡,望着离开的车队直到他们消失不见。
马车里压根就没有离愁别绪。
“姐姐,这还是我第一次出远门呢。刚才小满给我讲她去幽州的趣事,可有意思了。”
小寒充满新奇地看着窗外,话也变得多了起来。
小满探着脖子问外面的周校尉。
“周校尉,龙州有什么好吃的?”
“龙州好吃的可多了。”
“比京城吃食还多?”
周校尉一脸嫌弃,“京城吃食不行,寡淡。”
小满拿出京城人的优越感。
“那你们龙城有什么吃的是我们没有的,说来听听。”
“烤骆驼肉,烤鹿肉,你们吃过吗?”
竹心十分捧场地说,“鹿肉吃过,骆驼肉还真没吃过。”
“等到了龙州,让阿林带你们去集上,集上什么都有卖,羊肉串像手臂这么长。”
曹校尉名叫曹林。
竹心眉眼弯弯,“那感情好。”
周校尉心里暗自得意,一路上再多为阿林说点好话。阿林长得也不错,见面